看奈夏馬蘭的電影與創作手法

看奈夏馬蘭的電影與創作手法   

(本文有雷!未看過靈異第六感、驚心動魄、靈異象限、陰森林建議不要看本文!)


  奈夏馬蘭(M. Night Shyamalan)是誰呢?如果不知道他是誰的話,只要說出他的成名作,聽到了一定會恍然大悟的「哦!原來是他。」──他就是《靈異第六感》的導演!除了這部之外,他也執導《驚心動魄》、《靈異象限》、《陰森林》等片。

  雖不見得大部份人都喜歡他的片,尤其近期拍的兩部《水中的女人》、《破天慌》與他過去的佳作比起來,實在是普通至極;而《靈異象限》當初在臺灣甫上映時,也是不少人罵臭頭(雖然這部全美與全球仍然大賣,但實際上它還是很好看的一部電影,後面會講到),最冤枉的一點是他的片幾乎被定型為「結局一定很勁爆」,以致觀眾在進場看電影前往往會存有一些預設。其實他是個很好的說故事者:他的故事及劇本都是出於自己之手(到《破天慌》之前都是),當初拍了《靈異第六感》還被提名了金像獎最佳原著劇本、最佳導演。

  簡介到這邊結束!再來就要進入主題啦。我很喜歡奈夏馬蘭早期的作品及說故事手法──他的電影真正好看之處,往往不在電影的主題本身,比方《靈異第六感》雖然是鬼片,但事實上,整部電影卻滿是闡述家庭、親情。他喜歡在電影中把家庭與親情用不同的糖衣來包裝,透過一些事件、一個角色的觀點,如見鬼的小孩、火車意外下毫髮無傷的中年人、小農場中的神父遇到外星人入侵、乃至為了受傷的愛人而隻身尋找解藥的盲女,乍看之下像是懸疑驚悚片的題材,但背後的意義卻不僅僅是純粹的吊人胃口。下面我就一一列出我最喜歡的前幾部觀影剖析,不過可能會相當文謅謅,畢竟是剖析,會比較偏向探討創作意涵(有雷,若沒看過電影建議不要往下看!):


1.靈異第六感 The Sixth Sense

看奈夏馬蘭的電影與創作手法  

  劇情有兩個主要角色──曾經獲獎的兒童心理醫師麥坎,與能夠看見鬼的小孩子柯爾;因為麥坎曾經不相信這樣的病因,導致之前一位病患跑到他家自殺,這也是後來他全心幫助柯爾的動機。影片前半段敘述麥坎如何破除柯爾心防,到後來雙方漸漸找到「這種能力」的「宿命」。這樣的模式可以套用在奈夏馬蘭的好幾部電影中:

  「事件→懷疑→抗拒→接受」

  麥坎在當初不相信柯爾擁有見鬼的能力,仍然以心理學上的角度來強硬解釋;一直到他聽了上次自殺的病患的錄音帶,才發現原來鬼是存在的,只有他自己真正接受這個事實,才有辦法幫助柯爾。同樣的,柯爾也是先抗拒這樣的能力,當他發現,他的能力可以用來幫助他人(他鬼),他也才接受這樣的宿命。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勁爆結局,麥坎竟然早已死亡,這也難怪他的老婆不理他、柯爾可以看見他、他能夠聽到錄音帶裡的鬼聲(應該啦),一切全部都串起來。這也是奈夏馬蘭高明之處「聲東擊西法」,其實事實一直都擺在那邊,只是一點一點的把成份累積起來,到最後將它點破──因此就算已經知道結局,他的電影還是讓我感到好看,這就是原因之一。

  這部電影除了表面上所看到的見鬼之外,奈導的片中,家庭親情往往是不可免的。柯爾與母親的感情雖然很好,但是在最後,真正讓雙方敞開心胸,竟然是阿嬤鬼魂的那句回答「每一天」──生者與死者已經永別,但親情仍然跨越這樣的界限,而柯爾的能力就是這樣的橋樑。

  而麥坎與妻子乍看似感覺出現縫隙、且妻子像是有外遇,但最後發現是因為他死亡的事實,當時妻子正在看他們的婚禮錄影帶。生死已經永隔,當他不得不離開他最愛的妻子時,沒想到她所能回憶的就僅僅是那錄影帶中的他,多麼殘酷!最後面仍然知道,他們是相愛的,卻只能在夢中向她道別──

  現在正在戀愛、或已經結婚的伴侶,是不是該更好好珍惜彼此呢?
  與他(她)一起留下美好的回憶吧──就是現在,不要等!


2.驚心動魄 Unbreakable

看奈夏馬蘭的電影與創作手法  

  這部的中文片名翻得實在很無關,倒是有版本翻譯為「不死劫」比較有感覺。

  如果說奈夏馬蘭最佳作品是《靈異第六感》,那這部絕對也有資格與其並列──可以說它是一部描寫平民版金鋼狼的前傳。劇情分為兩線,一線是從火車意外中生還的大衛漸漸發現自己就是金鋼狼的事實,而另一線則是伊萊幫助大衛找到自己,而實際上他則是從小就在尋找定義自我的方法。而伏筆則在一開始就寫出來了──漫畫對人的影響,以致伊萊從漫畫中強烈相信世界的二分法:英雄與反派正邪對立;另一方面也點出漫畫實際上是真實世界的縮影,也許真的有類似大衛這樣的金鋼狼體質。

  故事手法大概也是依循「事件→懷疑→抗拒→接受」,大衛先從懷疑自己的能力、抗拒自己實際上是英雄、到最後決定成為守護者,在城市裡默默幫助其他人類(他也叫他兒子不要說出去)。伊萊也是一樣,從抗拒自己是玻璃娃娃的事實、從漫畫中找到自己的世界觀,接著想盡辦法找到大衛這樣的人,來定義自我。雖然這樣尋找自我的旅程最後是殘忍的手段(引起墜機、火災、火車意外等害死一堆人),但是卻異常的讓人同情,也同時讓人感到恐怖:正義與邪惡竟然是相互定義而來的,沒有邪惡反派的尋找,正義超人永遠無法知道他的宿命;而有了正義超人的存在,反派也才能成為真正的惡。

  同樣的,結局之所以勁爆仍然因為奈夏馬蘭的聲東擊西實在太成功了。焦點也一直放在大衛證明自己是不是金鋼狼上面,而且這一整段過程非常「平易近人」,就算是金鋼狼,也得慢慢發現自己的能力,從意外生還、從未生病來知道自己無敵之身,透過舉重來知道自己力大無窮,終於運用自己的能力來保護與拯救他人;然而事實也一直擺著,伊萊正是最後的大魔王。這邊也要一提:這部選角實在是非常成功,布魯斯威利本身臉型下顎較方,正好符合戲中所說的英雄典型的方型臉,而山謬傑克森除了臉型比較三角形外,他的眼睛也相當大(加上他是黑人),正好如結局之前伊萊母親說的「真正的智慧型反派眼睛特別大」,而他的髮型特別留得那麼誇張,也或許暗喻著「反派身體與頭的誇張比例」。剛好兩位演員都是實力派,所以這部每個方面來說都是上乘。

  家庭親情還是不可免,除了伊萊的母親為了讓他願意走出戶外而故意買限量珍藏漫畫,且一直到他長大還能幫他衝業績;大衛本身也從與妻子分房(甚至已經即將分居),到雙方重新開始;大衛的兒子則一直希望、相信他爸爸是英雄,就像《非法正義》的廣告詞:「每個父親對孩子來說都是英雄」直到最後大衛對兒子說:「你是對的。」那一幕把大衛這一線故事做了完美的詮釋,就算當作是這部片的結局也不為過。

3.靈異象限 Signs

看奈夏馬蘭的電影與創作手法  

  這部片毀譽參半,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,單純想要看外星人大舉入侵而把這部當外星科幻片來看的人、想要看奈夏馬蘭又有什麼勁爆結局來看的人,都必定會失望了。因為這部片,嚴格來說應該歸類為「超自然」電影,它不是單純的外星人入侵,而是同樣的用外星人題材來包裝奈導所鍾愛的「宿命論」,所謂一切都是冥冥之中,而這就已經超脫科幻片的範疇了。

  故事是從一個小家庭本身的觀點來經歷外星人入侵時的事件,我個人相當喜愛這種「小人物的觀點」方式,像是後來阿湯哥演的《世界大戰》我也非常喜歡,這種方式也不會流於ID4那樣低俗的大美國主義宣導(雖然還是爽片)。然而外星人入侵其實不是這部真正要闡述的重點,而是梅爾吉柏遜從片中一再回憶到的車禍片段,一直到最後結局時才真正出現他老婆死前所說的,也是最重要的關鍵。

  所以也是可以套用「事件→懷疑→抗拒→接受」,當然第一個事件指的是他老婆車禍死亡,而讓擔任神父的他失去信仰,抗拒飯前禱告、在他兒子氣喘發作時也說「我恨你(指神)」。結局外星人進入他家時,一切才終於恍然大悟,原來他老婆死前並不是迴光返照,而是預言──他終於瞭解冥冥之中沒有巧合,一切都是命運之手早就安排好,所以他兒子才會氣喘而不至吸入毒氣、他女兒喝水亂放也是有原因的。最後,他重拾信仰,繼續擔任神父的職位。這也就是為什麼老外會比較喜歡這部的緣故之一吧!因為這部說穿了就是包著外星人科幻片的包裝,實際上卻是徹頭徹尾的宗教信仰電影。

  第二個事件,就是他本來寧可不相信外星人,直到在麥田遇見了不明生物,才讓孩子和弟弟看電視;這也是劇本上的巧思,雖然看到麥田圈就覺得與外星人有關,但真正發生時卻讓人害怕而不願相信,尤其是梅爾吉柏遜飾演的神父,在看電視完那一段說:「我們只能靠自己。」他正是因此害怕的那個人。

  奈導的片常運用的敘事主軸,也常常是在主角的家庭親情感情上出現裂痕,從《靈異第六感》母子、醫師與病患、夫妻,《驚心動魄》夫妻失和,到這部父子、人與信仰;之後發生了某些事件,讓這個裂痕因故而再度合上。就創作的角度來分析,這樣的骨架真的是非常簡單,好幾部電影也是以這樣的骨架,比方《限制級奶爸》也是這樣的架構。但是骨架仍然不夠,要把肉填上去,也就是伏筆,奈導的片之所以讓我喜愛,就是因為他填肉的功力實在了得。


4.陰森林 The Village

看奈夏馬蘭的電影與創作手法  

  這部首先必須要提的一點,也是前三部最重要的,就是這部的主角是女生,而且是演技派的正妹──布萊絲達拉斯霍華!她是知名導演朗霍華的親生女兒,當初因為演出舞台劇而被奈導相中,不經過試鏡而直接讓她出演。而她在這部電影挑大樑演出盲女,演技相當出色。

  就故事來說,這部比起前面的幾部就有點取巧,雖然劇情有兩大轉折:一為「怪物」是由村人假扮的、二為「村莊」實際上不是古裝片而是現代人假裝的。以驚悚感來說,這部營造出的氣氛絕對遠遠超過之前的作品,但也因此,最後的轉折就有點流於「為勁爆而勁爆」的反差(因為造成驚悚感的怪物最後知道實際上是人假扮的)。同樣的,驚悚之下,還是包含了兩種意含:女主角為了愛情,即使眼盲,還是能夠突破一切困難去外頭尋找藥物、村裡的長老,即使想盡辦法要營造和平的環境,沒有金錢糾紛,但最後仍然無法逃脫人類殘殺的本性(特別讓安德林布洛迪飾演的弱智為兇手)。

  人性本惡,大家之所以不敢越出村莊之外,是因為害怕「怪物」;就像現代人,必須有法律規範,才能夠壓制人性本身的惡。而「愛」本身也是個重要的因素,在這部電影中,女主角為了愛踏上危險之途,即使最後陪伴的友人因為害怕而回頭,她仍然咬著牙往前走;知道了喜愛的女生即將要嫁給路修斯,弱智動手刺傷他。所以說愛與恨本身是並存,就像《驚心動魄》正邪對立般,讓人不禁慨嘆。

 

 

  看電影還有個參考指標,就是配樂了。奈導的片至今都是與我最喜歡的配樂大師詹姆斯紐頓霍華合作,多次奧斯卡提名,他的配樂功力自然不在話下,且奈導每一部片皆有明確的主旋律,所以就算是單聽配樂,都還是相當好聽,而在電影中也不會過於搶耳,過度詮釋電影片段。

  不過在各部中還是有些特定音軌,本身就代表了電影重點所在:扣除片頭曲,《靈異第六感》最好聽的不外乎是中間「I See Dead People」以及結局的歌曲,其他音軌則是弦樂營造的驚悚感;《驚心動魄》是這四部配樂中最好聽的一片,正邪雙方的主旋律都非常明確,像是鋼琴來象徵玻璃娃娃、用交響樂象徵的英雄,但卻是隱含、內斂的英雄感,而非誇耀,更是將英雄本身宿命論給帶出。《靈異象限》最好聽的就是結局時外星人抓起兒子那一段、直到結局,若沒有那段配樂,那個橋段必定失色不少,而結尾充滿宿命信仰、親情溫暖交融的音軌每每讓我感動。《陰森林》獲奧斯卡提名,大量的弦樂及提琴獨奏,把整個村落沉鬱的感覺帶出來,而「怪物」出現時的鼓聲也是恰到好處。


  下次如有機會再觀賞奈導的電影時,可以從創作者的角度來看看!也有好聽的音樂可以欣賞,所以看他的片其實是很享受的。(雖然後來的降世神通我覺得爛到不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lleaya (愛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