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cial Cognitive_ Triadic Reciprocality  

社會認知理論 Social Cognitive Theory

這個理論是由班度拉(Bandura)所提出的──
Bandura一般還是被視為行為主義者,不過他提出的東西已經有一些認知學派的東西了。

 

在說明這個理論前,一樣也是要講一下,許多理論的發展,都多少反映出當年社會氛圍。
19世紀末,心理學開始走科學取向,也就有許多科學家開始試著用實驗的方式來研究──
最知名的其中一人就是俄國的巴夫洛夫(Pavlov)的狗狗實驗:
「狗狗會因為與食物無關的中性刺激,如狗盆、主人腳步聲,而流口水。」

這也就是所謂的古典制約(也有人翻經典條件作用;制約=conditioning)理論的開始。
這就是行為主義學派所倡導的:

S(Stimulus) ---> R(Reaction)
(刺激→反應)

 

而現代教育心理學之父──桑代克(Thorndike)更提出了連結論(Connectivism):
‧S-R會因為練習而加強。 (練習律)
‧當S發生,個體預備要有什麼反應時,則這個S引起的反應會讓他滿足;
 反之若不預備好要有反應,但卻強迫反應則會反感。
 (簡單說就是我心裡在乎時給我個回應我就爽了,否則我不爽的時候你逼我反應我就更不爽)
 (這強調學習動機的重要──學習時的反應最好在個體準備好的情形下給予為佳)
‧如果R完得到滿足,S-R就會增強。(效果律)
 (這就是獎懲的重要)

 

 而這樣的理論就影響到後來的斯金納(Skinner)

Skinner是極端行為主義的代表。
他認為:「行為的後果,會決定以後的行為。」
比方因為努力而成功,就會繼續努力;
因為逃避而受罰,則會繼續逃避。

而一切學習(他把學習定義為外顯行為的改變),是決定於對環境適應的結果。
這就是「環境決定論」(Environment Determinism)。
人在環境中的反應R,本來是隨機反應出來的,經過選擇較佳的反應,而適應於環境。
這種有選擇權、主動選擇反應的,就是條件制約(operant conditioning)。
例:像喜歡吃拉麵,發現某間拉麵超好吃,他就會更常去這間店吃拉麵。
  學習者喜歡把東西寫到網誌,發現可以幫助別人又可以幫自己記憶,就會更常整理。
  執政者發現多做多錯不做不錯,就更龜縮、更只會喊口號而不提出實際作法。
跟古典制約比起來,古典制約就是被動的、沒辦法去選擇的,像狗狗聽到鈴聲就流口水。

 

但是這個理論當然也漸漸受質疑囉!
因為人畢竟不一定需要親身體驗、增強S-R連結,才能造成學習──
我們光看圖就知道AIDS很恐怖,不用自己得病;
看到飆仔、酒駕撞個骨折頭破也學習到不要騎快、酒駕。
我們可以透過觀察別人來學習──

這也就是Bandura修正Skinner極端行為主義所提出的。

他不同意Skinner的環境決定論,而把焦點又再拉回一些在人身上,也就是人的認識跟看法的重要性。
在過去的S-R中間,應該還會經過一段內外在生心理歷程的中介作用:

S(Stimulus) ---> O ---> R(Reaction)
(刺激→中介→反應)

 

 

基於這樣的看法,Bandura提出了社會學習論(Social Learning Theory)。

社會學習論首先思考了人的觀察學習(observational learning),觀察他人行為與後果來間接學習。
正所謂「見賢思齊」,被觀察與模仿的就是楷模(model),模仿他而學就是modeling

 

 

另外,改進環境決定論把人行為單純由環境造成,改進為交互決定論(reciprocal determinism)。
強調了:
‧環境
‧人對環境的認知
‧個人行為
三元的交互作用。(下圖)

Social Cognitive_ Triadic Reciprocality

 

這三者是動態改變的,牽一角動整個三角形。
行為不是單純人為了適應環境而產生的,環境也不是單純人和行為作用而直接影響的。
人與環境的互動,包括跟其他人相處及互動的社會環境、及與身邊空間互動的物質環境
人對環境若再加上個人對環境的認知與解釋,則就是情境(Situation)。
這個三角形的整個架構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。

 

此外左下角的箭頭,則是學習者對自身內在的認知,包括了自我調節自我效能
這兩樣之後會再另開新文章說明囉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lleaya (愛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